虽然是改编自江户川乱步的几个故事(我都没看过),但是捏合的挺好,前后都有呼应关联,没有拼贴感. 男主由精神病院逃出,追寻儿时歌谣的过程中成了杀人嫌犯,他按照报纸上线索假扮成和自己模样一致的富二代(是他不相识的孪生兄弟),继而被引向了父亲(由黑暗舞者土方巽扮演)的畸形人荒岛,此岛乃罪恶渊薮,隐藏着父亲为报复妻子背叛的复仇大计(日本再次出现生蹼的艺术形象,不知莫言是否从日本文化得了小说灵感). 荒岛段落有不少舞台式的邪魅表演,如果你当写实来看的话会很尴尬,当然视觉冲击力是有的. 依然有石井辉男的无厘头设计,戴发套的和尚像动画人物一样跑之前甩脚比较无聊,但最后男主和女人被炸成手拉手的碎片之场景则有了残酷、荒诞之美,冢本晋也在花絮里也笑谈这鬼扯的一段. 69年有这种戏剧性完备的颠覆手法,强于只破不立的铃木清顺故事背景发生在1951年,但因为拍摄时间和对阶级斗争的浓墨重彩,以及故事文本的极端化,无可置疑地被列为“文革电影”. 文革电影其实是个好东西,放到现在都是禁片,因为它树立了两头的正确,贫下中农是正确的,毛主席是正确的,中间的当权者多半是反派的,和三明治一样,形成一个奇怪的固化逻辑结构. 电影里的金光大道是什么,当然就是“组织起来”,在农村,就是互助合作,一步步发展,直至人民公社. 包产到户不仅是经济错误,更是政治错误,是阶级敌人的阴谋. 如果完全按照电影里的语言设计,其实这个逻辑是走得通的,众人拾柴火焰高,单干总有掉队的,贫富分化也就必然出现. 但这种设计为什么现实走不通,归根到底还是对人性本质的有选择忽视,自私贪婪怯懦是人性永恒的标签. 而一旦回归到人性的基点,这种“高大全”的制度设计就无疑地轰然倒塌了. “哈利波特”电影全系列的演职员在一场特别的回顾活动中重逢,庆祝第一部电影的周年纪念,其中包括采访和演员对话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