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怀才不遇的男演员扮成女演员大放异彩的故事,加上他/她与几个男女的感情纠葛,算得上是高概念、有亮点的故事,但如果拘泥于此,最多也只是一个不错的性别错位轻喜剧,电影真正有趣之处,在于他所扮演的女演员,以及这个女演员所饰演的医院女行政管理人员,她们二者互为映照——独立自主、拒绝医院/片场的职场霸陵、勇于对男性领导者说不,这样敢于做自己的新女性形象,鼓舞了她们的女观众和身边的女性. 讽刺的是,这两个敢于做自己的女性形象,恰恰是由一个丝毫不敢做自己、将自己彻头彻尾伪装起来的男性所创造出来的,男演员——女演员——女行政管理人员,这三个角色的冲突和对比,构成了一个强大而牢固的故事框架. 揭露他性别的场景设置得很巧妙,一场戏同时揭露了剧里剧外的两个角色. 我竟没认出女主是美恐的兰姨,那时她还没有标志性的烟嗓. 7/10. 这片是献给六十年代青年革命反正统文化的祭礼,结尾一栋别墅爆炸,连同衣服、书、电视和装满食品的冰箱掉下许多碎片,这极具表现主义的暴力段落宣泄了积郁的情绪,标志着革命在毁灭之前的狂欢. 美国年轻人,迷失在一切提倡消费主义的城市精神的荒漠,随心所欲的起飞、壮丽死亡谷夕阳中上百情侣肆意欢爱,在所谓荒漠中也许能寻找自我体会更多生命的活力. 一个欧洲左翼艺术家导演,塑造了内心荒凉影像版的邦尼和克莱尔,来给美国保守势力的权势者和中产者添乱:男主角将飞机画着操你美国的字样,巡警搜身盘问时回答自己名叫马克思,分明看出青年文化的巨大破坏力量,与安东尼奥尼以往的视觉图景一样,人工场所的玻璃墙幕和桌板、衣服和资本家商谈的地产模型,都是现代文明对人的束缚与牵绊,而女性伴随着针对商品化浪潮的暴力革命中解放自我的束缚. 影片取材自“流浪兄弟”真实事件,聚焦“社会困境儿童”群体. 讲述了⼀段“⼩偷”哥哥和“孤⼉”弟弟的流浪路,⼀场温暖的守护与救赎.